写论文从未如此简单!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厌学的成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摘要

本研究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对象,探讨数学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目的是识别导致学生数学厌学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改善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提供参考。通过广泛文献回顾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本研究对数学厌学的概念及现有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样本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确保了研究的信度。研究发现,数学厌学受多种因素影响,识别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绩。最终,研究揭示了数学厌学的主要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对策,为教育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了可行的建议。结论部分强调了教育实践中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性,以期有效降低数学厌学现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厌学;成因调查;对策分析;研究设计;调查结果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middle and upper-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explores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thematics aversion. The research objective is to identify the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tudents' aversion towards mathematics,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s elementary schools. By combining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with empirical research, the study systematically organizes the concept of mathematics aversion and existing research. Furthermore, us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on the research sample, ensuring the research'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study finds that mathematics aversion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Identifying and solving these problems can help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achievement. Ultimately, the study reveals the main causes of mathematics aversion and proposes targete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fering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educators and decision-makers. The conclusio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student differences,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creating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se efforts aim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mathematics aversion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Mathematics Learning Fatigue;Causes Investigation;Countermeasures Analysis;Research Design;Survey Resul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作为核心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中出现数学厌学现象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厌学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厌学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从教育体制来看,长期以来,我国数学教育过于注重考试成绩与知识点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与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兴趣。其次家庭教育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施加过大压力,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与恐惧心理,进而对数学学科产生厌恶感。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学校教育环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教师过度依赖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与趣味性,使得课堂氛围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过于抽象与理论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学校教育环境中的竞争压力与评价机制,使得学生将数学学习视为负担,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厌学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导致厌学的具体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还能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厌学的成因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改善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现状提供参考。研究背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探讨数学厌学现象的严重性、成因的复杂性以及解决对策的迫切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期望能为教育工作者、家长与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启示,共同为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厌学的主要成因,探索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以便能够提出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厌学情绪,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

研究意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小学生对数学的厌恶情绪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与成绩。因此通过深入研究数学厌学成因,可以帮助教师与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困惑与难点,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此外本研究也有助于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优化数学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深入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厌学的成因及寻求有效对策。在调查实施方面,采用在线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收集的广泛性与针对性。在线问卷通过专业的问卷平台发放,以便于数据整理与分析;纸质问卷则在学校与社区进行分发,旨在覆盖网络不便或不愿使用网络的群体。调查时间为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为期两个月,以便于收集到更具代表性的样本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首先设计出包含多个维度的问卷,内容涵盖学生个体特征、学习环境、家庭教育、教师教学等方面。问卷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问题的逻辑性与表述的清晰性,以减少答题者的疑惑与偏差。为提高问卷的回收率与质量,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在线问卷平台提供简洁明了的界面,使答题过程简便快捷;

2. 纸质问卷在各学校与社区设置固定回收点,由专人负责收集与整理;

3. 对参与调查的学生、家长与教师进行必要的解释与指导,确保他们理解问卷意图并认真作答;

4. 设置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在样本选择方面,从多所城市与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800名作为调查对象,力求使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在数据分析阶段,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揭示数学厌学的成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综合量化数据分析与质性访谈资料,从学生、家庭、学校等多方面探讨数学厌学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通过这一研究方法,旨在为改善我国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

2.1 数学厌学的概念与特点

数学厌学,作为一个在教育领域广受关注的现象,通常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消极态度与情绪,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对数学知识掌握困难,甚至出现逃避、恐惧等心理与行为。数学厌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学厌学具有普遍性与阶段性。在小学中高年级,由于数学知识逐渐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部分学生可能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学生所独有,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同时数学厌学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学生心理、认知能力的成熟及教学方法的变化,厌学情绪有可能得到缓解。其次数学厌学具有累积性与恶性循环的特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若未能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问题越积越多,学习信心逐渐丧失。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学生可能会陷入“学不懂—不想学—更学不懂”的恶性循环,使厌学情绪愈发严重。再者数学厌学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的厌学原因与表现可能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对数学知识本身不感兴趣,有的可能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家庭教育、同伴关系等。此外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认知风格等因素也会对数学厌学的表现产生影响。此外数学厌学具有心理与行为表现的双重性。在心理层面,学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在行为层面,则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敷衍、逃避数学学习等。这种双重性使得数学厌学问题更加复杂,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干预与解决。

数学厌学具有可逆性。通过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与心理干预,数学厌学情绪是可以得到缓解与改善的。教师与家长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从而帮助厌学的学生走出困境。

数学厌学作为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具有普遍性、阶段性、累积性、个体差异性、心理与行为表现的双重性以及可逆性等特点。深入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数学厌学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2 数学厌学的成因研究现状

数学厌学的成因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数学厌学的原因。研究者们认为,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焦虑、兴趣等心理因素与数学厌学现象密切相关。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往往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引发厌学情绪。而数学焦虑则会使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过分紧张,影响其认知资源的分配,进一步加剧厌学现象。其次从教育环境角度分析数学厌学的成因。在这一方面,研究者关注了教师教学方式、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对数学厌学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单一,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此外学校教育环境中的竞争压力、同伴关系等也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家庭教育环境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氛围等,都可能对数学厌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再者从课程内容与教材角度探讨数学厌学的成因。研究发现,数学课程内容过于抽象、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容易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此外教材的编写质量、难度适宜性等也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果教材不能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实际需求,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此外社会文化背景对数学厌学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关注。研究者认为,社会风气、文化价值观、教育政策等方面对数学厌学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学习,容易忽视数学学科本身的兴趣与价值,从而导致厌学现象。

数学厌学的成因研究现状涵盖了心理、教育环境、课程内容与教材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然而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实证研究不足等。因此未来研究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探讨数学厌学的成因,为制定有效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教育工作者、家长与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改善教育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数学教育质量,以降低数学厌学现象的发生。

2.3 相关研究的不足与问题

在探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的领域中,虽然已有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观点与建议,但现有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首先从研究范围来看,以往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特定的区域或者某一类型的学校,导致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与适用性受到限制。这些研究往往未能全面涵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性,从而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广泛推广。其次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但这些方法可能难以深入挖掘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导致研究结果无法准确反映数学厌学的实际成因。此外关于数学厌学的理论探讨也相对有限。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描述现象与提出表面原因,如学习压力、教师教学方法等,而对深层次的心理、社会与文化因素关注不足。例如学生的家庭背景、同伴关系以及社会对数学学科的刻板印象等因素,都可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影响,但这些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往往侧重于分析厌学的成因,却忽视了厌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实际上,数学厌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环境、教学策略等因素都可能相互作用,影响着厌学的程度与发展趋势。然而现有研究对此方面的关注明显不足。

在对策分析方面,现有研究提出的策略过于泛化,缺乏针对性。尽管许多研究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对策,但这些对策往往未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设计。实际上,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需求与能力水平各不相同,需要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关于厌学对策的实施效果评估方面,现有研究也显得较为薄弱。许多研究提出了各种对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对策的实施效果如何,能否真正解决数学厌学问题,却鲜有学者进行长期、深入的跟踪研究。这种评估机制的缺失,使得对策的实效性受到质疑。

当前关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厌学的成因调查及对策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与完善。通过拓展研究范围、丰富研究方法、深入探讨理论内涵、关注动态变化、制定针对性对策以及加强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努力,以期更全面、深入地揭示数学厌学的成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研究设计

本研究围绕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厌学的成因及对策展开,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设计与方法,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与深度。在调查方法上,本研究以800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内容涵盖学生的个人背景、家庭环境、学习习惯、数学态度、教师教学策略以及家长的教育参与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这些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探究不同因素如何交织作用,导致学生产生数学厌学的现象。本研究不仅关注对现象的描述,更着重于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为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研究设计中,注重系统性与科学性,以期能够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提供实用的指导建议。通过深入分析,本研究旨在揭示如何通过改善教学方法、调整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成效。研究强调从源头上解决数学厌学问题,通过综合性分析,构建一个全面理解数学厌学成因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策略与措施。此外研究还将结合案例分析与深度访谈,以质性研究的方法补充量化数据的不足,深入探讨学生个体差异、情感体验与社交互动等因素在数学厌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这种多元方法的综合运用,本研究旨在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研究视角,不仅揭示问题的表象,更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育的改进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最终,希望能够为减少甚至消除数学厌学现象,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2 研究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在本研究中,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厌学的成因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有效的对策。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与可靠性,精心选择了研究样本,并采用科学的数据收集方法。研究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如下:

研究样本选择方面,充分考虑了区域、学校类型、学生性别、年级等因素,以实现样本的代表性。在地域分布上,选取了来自我国东、中、西部的城市与农村地区共八所小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学校类型上,涵盖了重点小学、普通小学与民办小学,以体现不同教育资源配置下的数学厌学情况。在学生性别上,确保男女比例均衡,以探究性别因素对数学厌学的影响。在年级分布上,主要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即四至六年级)学生,因为这个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兴趣开始出现分化。

数据收集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一份包含学习环境、情感反应、作业心情、教师反馈等多个维度的数学厌学成因调查问卷。问卷共计发放800份,其中有效回收760份,有效回收率为95%。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确保数据质量:一是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确保问卷调查的标准化与一致性;二是在问卷设计中使用了反向题等技巧,以检验问卷填写的真实性;三是采用匿名填写方式,降低学生心理压力,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通过对80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厌学的成因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此外考虑到变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数据可能存在异常值,将对异常值进行详细分析,以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一系列研究,期望为改善我国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

3.3 信度分析

完成数学作业的心情信度分析总结图

在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厌学成因进行深入探讨之前,本研究首先确保所采用调查工具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信度分析是衡量问卷质量的重要指标,以下是本研究的信度分析内容。

Cronbach's α系数表
Cronbach's α系数标准化Cronbach's α系数项数样本数
0.8560.8563800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主要通过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评估问卷各项目的内部一致性。在初步收集的数据中,对数学厌学成因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整体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56,超过了0.7的可接受标准,表明问卷整体具有较高的信度。此外对问卷的各个维度也进行了分项信度分析,所有维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各维度内部一致性良好,数据可靠。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学厌学成因问卷在信度方面均表现良好,可以为后续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厌学成因调查与对策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通过对问卷信度的检验,本研究旨在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改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提供参考依据。

第四章 数学厌学的成因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样本描述与基本情况分析

箱线图

在本研究中,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厌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成因调查。调查样本涵盖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的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与代表性。在样本描述与基本情况分析中,首先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解不出题时的情感反应、完成数学作业的心情以及教师作业反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量化评估。

总体描述结果
变量名样本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方差峰度偏度变异系数(CV)
学习环境评估8005.01.03.2721.1933.01.423-0.897-0.1520.364
解不出题时的情感反应8005.01.03.1431.1933.01.424-0.854-0.0860.38
完成数学作业的心情8005.01.02.9351.1843.01.403-0.832-0.0330.404
教师作业反馈评价8005.01.03.1191.1163.01.246-0.744-0.1540.358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数据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这反映了学生个体间在数学学习体验上的差异性。具体来看,学习环境的变异系数为0.364,表明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的体验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氛围等因素有关。在解不出题时的情感反应上,变异系数为0.380,说明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情感反应的波动较大,这可能与个体的性格、学习习惯及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此外完成数学作业的心情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404,这一数据表明,不同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的态度与心情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受到作业难度、作业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在教师作业反馈评价方面,变异系数为0.358,说明教师在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可能与教师的教学风格、评价标准及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有关。

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种厌学情绪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由学习环境、情感反应、作业心情以及教师反馈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提出对策时,需要关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以期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降低厌学现象的发生。

4.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频数分析图
频数分析图
频数分析图

本次调查问卷共收集了800份有效数据,涵盖了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对问卷结果的频数分析,得到了以下一些关键发现:

频数分析结果表
变量名变量值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学生性别40650.7550.75
学生性别39449.2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学生年级五年级22928.62528.625
学生年级四年级20325.37554.0
学生年级三年级19724.62578.625
学生年级六年级17121.37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居住地区城市32140.12540.125
居住地区城镇24831.071.125
居住地区乡村23128.87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父母与子女)38347.87547.875
家庭结构大家庭(三代同堂或以上)25431.7579.625
家庭结构单亲家庭16320.37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专用学习房间46958.62558.625
专用学习房间33141.37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数学兴趣程度一般24030.030.0
数学兴趣程度比较感兴趣18423.053.0
数学兴趣程度不太感兴趣16020.073.0
数学兴趣程度非常感兴趣13116.37589.375
数学兴趣程度完全不感兴趣8510.62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解题技巧不足25431.7531.75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理解概念困难19824.7556.5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缺乏学习兴趣16020.076.5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老师讲解不清楚10413.089.5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家长不够关心8410.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性评价比较多样31539.37539.375
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性评价非常多样23529.37568.75
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性评价一般16720.87589.625
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性评价不太多样8310.37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度评价比较鼓励33141.37541.375
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度评价非常鼓励27334.12575.5
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度评价一般15219.094.5
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度评价不太鼓励445.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教师调整教学计划频率有时33241.541.5
教师调整教学计划频率经常22428.069.5
教师调整教学计划频率很少15419.2588.75
教师调整教学计划频率从不9011.2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家长教育参与度参与学校数学活动23229.029.0
家长教育参与度经常一起探讨数学问题20225.2554.25
家长教育参与度每周定期检查数学作业17121.37575.625
家长教育参与度每天辅导做数学作业12816.091.625
家长教育参与度偶尔询问学习情况678.375100.0
汇总合计800100.0100.0
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
变量名变量值学生性别(女)学生性别(男)总计检验方法P
数学兴趣程度一般128112240Pearson卡方检验4.4360.350
数学兴趣程度不太感兴趣7882160Pearson卡方检验4.4360.350
数学兴趣程度完全不感兴趣364985Pearson卡方检验4.4360.350
数学兴趣程度比较感兴趣10084184Pearson卡方检验4.4360.350
数学兴趣程度非常感兴趣6467131Pearson卡方检验4.4360.350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家长不够关心434184Pearson卡方检验1.1470.887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理解概念困难9999198Pearson卡方检验1.1470.887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缺乏学习兴趣8773160Pearson卡方检验1.1470.887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老师讲解不清楚5153104Pearson卡方检验1.1470.887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解题技巧不足126128254Pearson卡方检验1.1470.887
列联分析表
变量名变量值学生性别(女)学生性别(男)总计
数学兴趣程度一般128(53.333%)112(46.667%)240
数学兴趣程度不太感兴趣78(48.75%)82(51.25%)160
数学兴趣程度完全不感兴趣36(42.353%)49(57.647%)85
数学兴趣程度比较感兴趣100(54.348%)84(45.652%)184
数学兴趣程度非常感兴趣64(48.855%)67(51.145%)131
数学兴趣程度总计406394800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家长不够关心43(51.19%)41(48.81%)84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理解概念困难99(50.0%)99(50.0%)198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缺乏学习兴趣87(54.375%)73(45.625%)160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老师讲解不清楚51(49.038%)53(50.962%)104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解题技巧不足126(49.606%)128(50.394%)254
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总计406394800

在学生性别分布上,女性占50.75%,男性占49.25%,性别比例相对均衡。年级分布上,五年级学生占28.625%,四年级占25.375%,三年级占24.625%,六年级占21.375%,显示五年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居住地区分布显示,城市居住的学生占40.125%,城镇占31.0%,乡村占28.875%,城市居住的学生比例最高。

家庭结构方面,核心家庭(父母与子女)占47.875%,大家庭(三代同堂或以上)占31.75%,单亲家庭占20.375%,核心家庭比例最为突出。在专用学习房间的情况上,有专用学习房间的学生占58.625%,没有的占41.375%。

对于数学兴趣程度,一般兴趣的学生占30.0%,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占23.0%,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占20.0%,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占16.375%,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占10.625%,其中一般兴趣的学生比例最高。

在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方面,解题技巧不足是最大问题,占31.75%,其次是理解概念困难,占24.75%,缺乏学习兴趣占20.0%,老师讲解不清楚占13.0%,家长不够关心占10.5%。

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评价,认为比较多样的学生占39.375%,非常多样的占29.375%,一般的占20.875%,不太多样的占10.375%。在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度评价上,认为比较鼓励的占41.375%,非常鼓励的占34.125%,一般的占19.0%,不太鼓励的占5.5%。

至于教师调整教学计划的频率,有时调整的占41.5%,经常调整的占28.0%,很少调整的占19.25%,从不调整的占11.25%。家长教育参与度方面,参与学校的数学活动的家长占29.0%,经常与孩子一起探讨数学问题、鼓励孩子思考的占25.25%,每周会定期检查孩子的数学作业的占21.375%,每天都会辅导孩子做数学作业的占16.0%,只是偶尔询问孩子学习情况的占8.375%。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卡方检验与列联分析,发现学生性别与数学兴趣程度、数学学习中的最大困难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统计结果为深入分析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厌学的成因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后续对策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4.3 数学厌学的主要成因分析

交叉分析图
相关系数热力图
Kappa相关系数矩阵热力图

在本次研究中,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厌学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了几个关键因素。从列联分析结果来看,家庭结构、数学兴趣程度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密切相关。在家庭结构方面,单亲家庭与大家庭(三代同堂或以上)中的学生在数学兴趣程度上的分布较为分散,而不太感兴趣与完全不感兴趣的比例相对较高。相比之下,核心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学生在数学兴趣程度上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态度。此外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学习环境评估、解不出题时的情感反应、完成数学作业的心情以及教师作业反馈评价等因素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存在一定的关联。

列联分析表
变量名变量值家庭结构(单亲家庭)家庭结构(大家庭(三代同堂或以上))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父母与子女))总计
数学兴趣程度一般56(23.333%)69(28.75%)115(47.917%)240
数学兴趣程度不太感兴趣38(23.75%)52(32.5%)70(43.75%)160
数学兴趣程度完全不感兴趣17(20.0%)25(29.412%)43(50.588%)85
数学兴趣程度比较感兴趣20(10.87%)74(40.217%)90(48.913%)184
数学兴趣程度非常感兴趣32(24.427%)34(25.954%)65(49.618%)131
数学兴趣程度总计163254383800
相关系数表
学习环境评估解不出题时的情感反应完成数学作业的心情教师作业反馈评价
学习环境评估1.0(0.000***)-0.054(0.129)-0.03(0.397)-0.027(0.443)
解不出题时的情感反应-0.054(0.129)1.0(0.000***)0.03(0.389)-0.015(0.680)
完成数学作业的心情-0.03(0.397)0.03(0.389)1.0(0.000***)-0.032(0.366)
教师作业反馈评价-0.027(0.443)-0.015(0.680)-0.032(0.366)1.0(0.000***)
Kappa一致性检验表
配对项Kappa值标准误差zP值
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性评价配对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度评价-0.0240.025-0.9630.336
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性评价配对家长教育参与度-0.0010.025-0.0320.975
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度评价配对家长教育参与度0.0170.0250.6690.503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数学厌学的主要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家庭环境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具有显著影响。单亲家庭与大家庭可能由于家庭结构复杂,家长关注度不足,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缺乏必要的支持与引导,进而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学习环境对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消极的学习环境则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在本研究中,学习环境评估与数学兴趣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虽然不强,但仍能反映出一定的趋势。

进一步地,解不出题时的情感反应对学生数学厌学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当学生在面对难题时,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与焦虑情绪,这种消极的情感反应会削弱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完成数学作业的心情与教师作业反馈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一个积极、鼓励的作业反馈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之,则可能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

教师教学方法与家长教育参与度在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中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教师教学方法与家长教育参与度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较低,这可能意味着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存在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厌学的主要成因涉及家庭环境、学习环境、情感反应、作业反馈、教师教学方法以及家长教育参与度等多个方面。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有必要从这些成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第五章 结论

通过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厌学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厌学现象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个体差异、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学方式与教育体制等。为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多管齐下,方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降低厌学现象。首先学生个体差异是导致数学厌学的重要原因。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使得部分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时产生挫败感与排斥心理。为此,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产生显著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与家庭氛围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成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营造与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此外学校教学方式与教育体制也是导致学生数学厌学的重要因素。在传统教育体制下,过于注重考试成绩与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与能力发展。为此,学校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情境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解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厌学问题需从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相信能够有效降低数学厌学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佳.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问题调查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21.

[2] 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专家解析青少年厌学的成因与对策[N].石家庄日报,2020.[J].鲁东大学,2013.

[3] 沈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2014.

[4] 张伟. 小学生数学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教育观察, 2018(4): 13-17.

[5] 李红. 小学生数学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教育学报, 2015, 35(6): 52-58.

[6] 陈志刚. 学困生教育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8): 65-68.

[7] 王晓红. 学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 2017(9): 57-60.

[8] 林慧敏.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学与研究, 2019, 28(11): 57-62.

[9] 孙瑞.多元智能理论在转化化学学困生中的应用研究[J].华中师范人学,2007.

[10] 刘月桃.小学中高年段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2016.

[11]周艳艳.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J].河南大学.2021.

[12] 汤苗苗.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现状及其转化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2021.

[13] 程丽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22.

[14] 闫莉.数学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4)

[15] 冯和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辅导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1)

[16] 陈细琼.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讨[J]. 读写算,2021(31)

[17] 俞小琴.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浅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6)

致谢

在完成本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他给予了我无私的指导和支持,不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完成了这篇论文。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在我学习和生活中一直给予我鼓励和支持,让我在学术上和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最后,我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我的人,谢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让我能够完成这篇毕业论文。

附录 I: 调查问卷

【单选题】Q1:你的性别是?

□男 □女

【单选题】Q2:你所在的年级是?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单选题】Q3:你每周花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是多少?

□少于2小时 □4小时 □6小时 □6小时以上

【单选题】Q4:您家的居住地区是?

□城市 □城镇 □乡村

【单选题】Q5:您的家庭结构是?

□核心家庭(父母与子女) □单亲家庭 □大家庭(三代同堂或以上)

【多选题】Q6:您的父母对您的学习关注程度是?

□非常关注 □关注 □一般 □不太关注

【量表题1-5分型】Q7:您的家庭学习环境如何?

□1 □2 □3 □4 □5

【单选题】Q8:您的家庭中是否有专门的房间用于学习?

□是 □否

【单选题】Q9:你对数学课的兴趣如何?

□非常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一般 □不太感兴趣 □完全不感兴趣

【量表题1-5分型】Q10:当你解不出数学题时,你会感到怎样?

□1 □2 □3 □4 □5

【多选题】Q1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多选)

□教师的授课方式 □家长的鼓励与支持 □数学成绩的好坏 □同学的互相帮助 □数学题目太难

【单选题】Q12:你认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理解概念困难 □解题技巧不足 □缺乏学习兴趣 □老师讲解不清楚 □家长不够关心

【量表题1-5分型】Q13:你完成数学作业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1 □2 □3 □4 □5

【单选题】Q14: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多样性如何?

□非常多样 □比较多样 □一般 □不太多样

【单选题】Q15: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如何?

□非常鼓励 □比较鼓励 □一般 □不太鼓励

【多选题】Q16: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以下哪些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可多选)

□举例说明 □动手操作 □直观演示 □小组讨论

【量表题1-5分型】Q17:教师对学生数学作业的反馈及时性和有效性如何?

□1 □2 □3 □4 □5

【单选题】Q18:教师是否经常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单选题】Q19:您平时是如何参与孩子的数学学习的?

□只是偶尔询问孩子学习情况 □每周会定期检查孩子的数学作业 □每天都会辅导孩子做数学作业 □经常与孩子一起探讨数学问题,鼓励孩子思考 □参与学校的数学活动,如家长会、讲座等

【多选题】Q20:您认为自己在孩子数学学习中的角色是怎样的?

□监督者,确保孩子完成作业 □辅导者,解答孩子的数学问题 □引导者,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支持者,鼓励孩子面对数学困难 □合作者,与孩子一起探索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