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十八招,手把手教你写论文技巧!
2023-07-31 21:00:36
撰写学术论文,无疑是对我们写作技能和思维能力的一场双重考验。想象一下,我们既要从宏观层面精准把握论文的全局结构,又要像雕琢艺术品一样,细致入微地打磨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这个过程,着实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恰恰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最终决定了一篇论文能否成为高质量的学术力作。所以,在追求内容创新的同时,这些细节可都是不可忽视的加分项。接下来,我就为大家揭晓论文写作的十八条黄金法则,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让论文大放异彩!
一、精炼段落结构,摒弃累赘
在撰写论文时,大家一定要留意段落的结构。应尽力避免段落的末尾出现字数过少的“拖沓”行。这种情况会让段落看起来很不协调,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尝试重写段落或者调整句子构造,以此来消除这种累赘。特别是在论文要求是页数有限而非字数有限的情况下,更要注重段落的整体布局。要确保内容清晰、连贯且紧凑,让每一个段落都能高效地传达信息。
二、采用并列结构,保证章节间平滑过渡
并列结构在论文写作中非常实用。它意味着在句子构建上要保持一致性,重复相同的句子模式有助于提升文本的可读性。我们要让自己的文字尽可能易于理解,尽管并列结构有时可能会让人感觉缺乏创新,但它确实能帮助读者更轻松地找到论文中的关键信息。例如,在陈述研究发现时,我们可以先重申研究假设,然后展示研究结果,最后用“因此假设X得到了证实/未得到证实/部分得到证实”的句式进行总结。此外,清晰的过渡和标记也很重要,它们能让读者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并理解我们从一个部分转向另一个部分的逻辑。
三、避免替换关键术语的同义词
在学术研究领域,替换关键术语的同义词是个容易犯错的点。因为某些术语可能指向不同的概念,如果随意替换,就很可能导致混淆。所以,在阐述理论观点时,我们要保持语言的一致性。比如,在论文中始终使用同一个术语来表达同一个概念,这样可以避免读者产生误解,确保论文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四、谨慎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是论文写作中支持论点、定义和主张的重要手段,但必须谨慎选择。我们不必每个论点都引用文献,也不必引用某一主题的全部研究。要选择性地引用,确保每篇文献的引用都有明确的目的。如果在某一问题上已有两处引用,而只引用了其中一篇,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放弃额外引用。这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作为精简论文的有效手段,让论文更加简洁明了。
五、避免使用“我们”指代个人
在论文评价过程中,有时我们可能会想用“我们”而非“我”来掩盖论文的单一作者性质,但这样做可能会产生反效果。在学术论文中,建议避免使用复数称呼自己,使用“我”更能体现作者对论文内容的直接负责,也让论文的表述更加真实和准确。
六、准确运用时态
这一点在英文写作中尤其重要。在描述他人先前研究或在自己的方法部分描述研究时,我们要使用过去时,因为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在讨论研究结果和结论时,则使用现在时,因为研究结果和结论是当前我们所关注和呈现的内容。准确运用时态可以让论文的时间逻辑更加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七、恰当处理性别相关的名词和代词
在英文写作中,处理性别相关的名词和代词需要格外注意。建议使用复数形式的“个体”或“人们”来避免使用性别代词带来的问题。虽然在日常对话中我们常用“他们”来指代单数个体,但随着对性别认同理解的加深,这种用法在正式论文中越来越不被接受。当使用“个体”或“人们”时,应搭配使用“him/her”和“he/she”。单独使用“他”或“她”都可能引发问题,通过使用复数形式,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
八、避免简单地将参与者称为“研究对象”
在论文中,我们应该根据研究的性质,给予参与者恰当的身份称呼。比如称他们为学生、家长等,也可以称呼他们为参与者、受访者或信息提供者。这样做既能体现对参与者的尊重,又能展现研究的严谨性。简单地将他们称为“研究对象”会显得比较生硬和冷漠,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九、少用副词开头的句子
在英文写作里,以副词开头的句子通常显得笨重且不够流畅。为了提高表达的灵活性,减少读者的疑惑,建议尽量避免这种用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避免使用副词。在某些情况下,如简化冗长表达或表示观点的顺序时,使用副词如“类似”“相反”或“首先”“其次”等,可以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在总结观点时,使用“最后”一词也是合适的。副词的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确保句子简洁明了。
十、谨慎使用修饰语
在论文写作中,修饰语的使用要谨慎且节约。副词和形容词虽然可以丰富语言表达,但过度使用可能会削弱文本的清晰度和精确度。尤其是副词,其使用应受到限制,以避免造成句子结构混乱和读者困惑。此外,要避免使用与所修饰名词和动词意义重复的修饰语,保持语句简洁高效。在需要时,使用恰当且明确的形容词,避免堆砌不必要的修饰词。通过谨慎且明智地使用修饰语,可以确保学术文本的逻辑性、可读性和专业性。
十一、区分“影响”“效果”和“冲击”的用法
在英文写作中,“影响”“效果”和“冲击”是常用词汇,但它们的用法常常被混淆。为了更精确地表达意思,我们需要明确这三个词的具体含义。“影响”通常作为动词使用,如“影响结果”,描述的是某个因素或事件对另一因素或事件产生的结果或变化。“效果”是名词,用来描述某个行为、过程或产品产生的结果或影响,如“互动效果”。“冲击”也是名词,常用来描述一种强烈的、突然的、对某个系统或结构产生破坏或改变的力量,如“有冲击”。“冲击”和“影响”都涉及改变或影响某种状态,但它们的用法不同。例如“A是一个冲击B与C之间关系的媒介”在语法上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达应该是“A影响了B与C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英文写作中,我们要准确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三个词,以确保表达清晰准确。
十二、理解“统计显著性”的含义
当实验结果未达到预设的统计显著性水平,即未能在统计学上以足够高的概率水平否定原假设,因此不具备统计显著性时,这并不意味着实验结果毫无价值或微不足道。相反,它仅表明实验结果未能以足够高的概率水平支持研究假设。“无足轻重”与“统计显著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某事物的重要性或相关性较低,而后者涉及实验结果与假设之间的统计关系。一个实验结果之所以未能达到统计显著性,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如样本量不足、实验设计缺陷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该实验结果所显示的效应规模就一定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即使效应规模较小,也有可能具有实际的重要性和意义。
十三、掌握“that”与“which”的用法
在英语语法中,“that”和“which”分别用于引导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当一个从句对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至关重要时,应使用“that”。例如“他打开了那本有所有答案的书”,这个从句是理解他打开的是哪本书的关键。相反,如果从句提供了额外的信息,但并非理解整个句子的关键,那么可以使用“which”。例如“他可以在他的书中找到所有的答案,这本书是去年出版的”,这里的从句虽然提供了额外信息,但并不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掌握好“that”与“which”的用法,可以让我们的英文句子表达更加准确和清晰。
十四、正确使用冠词“the”
“the”是英语中最常用的词汇之一,但即使是母语为英语的人,也往往没有接受过关于其用法的系统教育。作为一个定冠词,“the”主要用于修饰单数名词,通常指代读者已知的或具有“旧”信息的名词。例如“The results show that”这一句式假设读者已经清楚你所指的结果是什么。在“the street”这一表达中,“the”用于指代一条特定的街道,而“a street”则不假设读者知道所指的是哪条街道,且街道的具体身份并不重要。此外,“the”还可以用于指代独特的事物(如“the universe”)、复数名词的类别(如“the social sciences”)等特定情况。正确使用冠词“the”能让我们的英文表达更加符合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
十五、区分“i.e.”与“e.g.”的用法
我们必须明确:“i.e.”表示“换句话说”或“即”,而“e.g.”则表示“例如”。在使用这两个缩写时,应避免在句子的主体部分使用,只在括号内使用是恰当的。另外,存在一个较少使用的缩写“e.f.”,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替“i.e.”,意为“比较”。在使用“c.f.”时,要确保自己确实在进行比较,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个例子。正确区分和使用这些缩写,能让论文的引用和解释更加准确和规范。
十六、掌握撇号的应用
在表示名词的所属关系时,使用撇号加“s”的形式,这是单数所有格的正确形式。即使名词本身以“-s”或“-s'”结尾,这一规则同样适用。例如史蒂文斯的房子应写作“the Stevens's house”。另一方面,表示复数名词的所属关系时,只需在复数名词后加上撇号即可,这是复数所有格的标准形式。例如描述学生们的成绩时,英文表达应为“students' grades”。掌握好撇号的应用,能让我们的英文表达在所属关系上更加准确。
十七、避免使用缩写
在撰写学术期刊论文时,应避免使用缩写,如“I’m”等。除非引用他人原文且原文中使用了缩写,否则不应保留。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学术论文的严谨性和可读性,以维护学术交流和知识传递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学术论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体,使用完整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能体现其专业性。
十八、在文献引用中使用“&”符号
具体来说,“&”符号仅适用于括号内并列提及两位学者的情况。例如可以按照“Pfeffer and Salancik's (1978)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或“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Pfeffer and Salancik, 1978)”的格式进行引用。然而像“Pfeffer and Salancik (1978)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这样的表述方式是不规范的。正确使用“&”符号能让文献引用更加符合学术规范。
同学们,以上分享的十八条论文写作宝典,你们都掌握了吗?别小看这十八条法则,它们可是论文写作的金钥匙哦!大家快把它们纳入囊中,相信会让你们的论文写作之路更加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