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究背景
论文写作步骤
论文写作技巧

论文研究背景怎么写?3步搞定+免费模板领取

2025-10-14 09:41:52

论文研究背景怎么写?3步搞定+免费模板领取

撰写论文之际,研究背景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但为读者呈上研究的上下文,还奠定了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然而众多学者与学生在撰写研究背景时会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处着手。本文会详细讲解怎样通过3个步骤撰写出高质量的研究背景,并且附上免费模板供大家参考。

目录

1. [什么是研究背景](#什么是研究背景)

2. [撰写研究背景的3个步骤](#撰写研究背景的3个步骤)

  • [步骤一:明确研究问题和目标](#步骤一明确研究问题和目标)
  • [步骤二:综述相关文献](#步骤二综述相关文献)
  • [步骤三:阐述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步骤三阐述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3. [研究背景写作技巧](#研究背景写作技巧)

4. [免费模板领取](#免费模板领取)

5. [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是指在撰写论文时,针对所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性展开详细描述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回答以下问题:

  • 为何选择这个研究课题?
  • 这个研究课题目前处于怎样的状况?
  • 之前的研究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 本研究将怎样填补这些不足?

一个清晰且详尽的研究背景不但能助力读者理解研究的来龙去脉,还可为后续的研究方法以及结果分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撰写研究背景的3个步骤

步骤一:明确研究问题和目标

在撰写研究背景以前,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研究问题和目标。这一步骤是整个研究背景的根基。

1. 定义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是整个研究的核心所在。它应具备以下特性:

  • 具体性:研究问题需具体明确,防止过于宽泛。
  • 可行性:研究问题应在现有的条件与资源状况下能够得以解决。
  • 重要性:研究问题应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或者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要是你的研究课题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那么你的研究问题可以是“怎样借助深度学习算法提升医学图像的识别准确率?”

2. 确定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是在研究中期望达成的具体成果。它应与研究问题紧密关联,并且具备可衡量性。

例如针对上述研究问题,你的研究目标可以是:

  • 研发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识别模型。
  • 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在提升图像识别准确率方面的有效性。

步骤二:综述相关文献

文献综述是研究背景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能够展现对研究领域的深入认知,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收集相关文献

首先要广泛收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文献:

  • 学术数据库:诸如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CNKI等。
  • 图书馆资源:利用图书馆的纸质以及电子资源。
  • 学术会议和期刊:关注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以及期刊。

2. 筛选和整理文献

在收集到大量文献之后,需要进行筛选和整理。重点关注以下类型的文献:

  • 经典文献:在研究领域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文献。
  • 最新文献:近期发表的研究成果,用以了解研究的前沿动态。
  • 综述性文献:对某一领域进行全面综述的文献。

3. 撰写文献综述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 逻辑性: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主题顺序)进行综述。
  • 客观性:客观评价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主观臆断。
  • 批判性: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为自身的研究提供依据。

例如: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Smith等人,2018)。研究表明,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医学图像识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Johnson与Lee,2019)。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常见疾病的图像识别,对于罕见疾病的图像识别研究较少(Zhang等人,2020)。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适用于罕见疾病图像识别的深度学习模型,以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步骤三:阐述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明确了研究问题并综述了相关文献之后,接下来要阐述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这一部分是研究背景的落脚点,意在说明为何你的研究是值得开展的。

1. 阐述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填补研究空白:指出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欠缺之处,说明你的研究将如何填补这些空白。
  • 解决实际问题:说明你的研究将怎样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 推动理论发展:阐述你的研究将如何推动相关理论的发展。

例如:

尽管深度学习在医学图像识别中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罕见疾病图像识别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首先罕见疾病的图像数据稀缺,致使模型训练困难(Wang等人,2021)。其次现有模型在处理罕见疾病图像时,准确率较低(Li与Chen,2022)。因此本研究通过引入数据增强和迁移学习技术,旨在开发一种高效、准确的罕见疾病图像识别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阐述研究的意义

研究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学术意义:说明你的研究对学术领域的贡献。
  • 应用意义:阐述你的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 社会意义:说明你的研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例如:

本研究的学术意义在于,通过优化深度学习算法,提高罕见疾病图像识别的准确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应用意义在于,开发的模型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帮助医生更早、更准确地诊断罕见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社会意义在于,通过提高罕见疾病的诊断水平,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研究背景写作技巧

在撰写研究背景时,以下技巧能够帮助提高写作质量:

1. 逻辑清晰:确保研究背景的各个部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2. 语言简洁: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

3. 数据支持:适当引用数据和图表,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4. 引用规范: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引用,避免抄袭。

免费模板领取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研究背景,我们提供了一份免费的研究背景写作模板。点击以下链接即可下载:

常见问题解答

Q1: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有什么区别?

A1:研究背景是对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必要性的总体描述,而文献综述是研究背景的一部分,主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

Q2:撰写研究背景时需要注意什么?

A2:撰写研究背景时,需要注意逻辑清晰、语言简洁、数据支持和引用规范。

Q3:如何确保研究背景的客观性?

A3:确保研究背景的客观性,可以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客观评价前人研究成果、避免主观臆断等方式实现。

Q4:研究背景一般需要写多长?

A4:研究背景的长度应根据论文的整体篇幅和研究内容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一般建议在1500 - 3000字之间。

Q5:如何处理研究背景中的引用?

A5:在研究背景中引用文献时,应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引用,注明作者、年份和出处,避免抄袭。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撰写论文的研究背景。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力解答。祝你的研究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