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写作技巧
2024-11-23 17:04:06

什么是学术写作?
学术写作是一种专门用于传达研究结果的文体,其特点是清晰、精炼、有序且有充分的证据支撑。它的核心目标是让读者能够轻松掌握学术内容,而不是让读者陷入困惑或迷失方向。虽然学术写作有着正式的语气和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使用冗长复杂的句子。每个学科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写作规范,在学位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熟悉这些规范。不过,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写作也存在一些普遍的特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学术撰写的核心特征有哪些?
目的性与聚焦性
学术写作要紧密回应问题,展示对主题的深刻理解,确保写作内容始终紧扣研究主题和目的。比如,在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的学术论文时,就要始终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影响展开,不能偏离主题去讨论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完整的结构性
文章需要逻辑连贯,依次展开,并汇集关键要点和材料,这样读者才能顺畅地理解内容。就像建造一座房子,要有合理的框架结构,从地基到主体再到屋顶,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在学术写作中,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也需要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客观证据
要展现对领域知识的掌握,使用客观的证据来支撑观点和论证,并准确引用相关文献。例如,在论证“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时,需要引用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实验结果等客观证据,而不能仅仅依靠主观臆断。
语调与风格
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时态,保持清晰、简洁和平衡,避免使用口语或非正式表达。在学术写作中,不能出现“咱”“咋样”等口语化词汇,而应该使用正式、规范的语言,如“我们”“如何”等。
如何明确写作目标和受众?
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是确定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在大学环境中,最正式的学术写作通常由导师或评审员设定,并且有明确的标准来评估文章质量。这时候,我们需要投入时间去阐述学术议题,并决定如何处理具体细节。如果觉得在组织细节方面有困难,可以参考一些作业撰写技巧指南。
要是为自己写作,比如做笔记或记录理解,我们可以设定自己的标准,像明确性、简洁性和相关性等。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笔记制作教程来获得进一步的帮助。一旦明确了任务需求,就可以开始规划研究和搜集证据了。可以参考作业规划技巧网页,获取关于分解步骤的建议。
怎样构建文章框架?
创建总体结构
某些学术写作,如实验室或商业报告,有较为严格的结构,每个部分的标题和内容都要按照规定完成。如果想了解详细信息,可以参阅报告撰写技巧网页。在其他格式中,写作通常遵循引言、主体和结论的总体结构。
- 引言部分:概述写作的主要方向,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为读者理解后续内容奠定基础。例如,在写一篇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论文时,引言部分可以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现状以及研究的意义。
- 主体部分:提出问题、探讨结果和讨论进展。这些要点要按逻辑顺序排列,方便读者理解和把握。比如在上述论文中,主体部分可以分析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技术问题、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情况。
- 结论部分:汇总主要观点,强调希望读者理解的关键信息或论点。此外,还可以指出论点或观点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或调查的建议。例如,在论文结尾可以总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指出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按逻辑顺序排列关键点
开始写作时,要清楚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列出主要观点,思考读者需要了解的信息及其顺序。选择要包含的要点,并自问每一点是否真正有助于回答问题,是否与整体论点有关联。
为每个要点选择合适的证据。要仔细考虑使用哪些证据,因为并非所有发现的信息都是高质量的。对观点进行分类有助于创建逻辑顺序,比如例子、论点、主题、时间顺序或不同学派的思想或方法都是分类的理想模式。然后将这些组序排列,让读者能够跟随并利用它们来理解主题或论点,这对与他人讨论论点也有帮助。
使用段落组织论点
利用段落构建论点,将每个观点分为不同的段落。在段落的开始或第二句中明确观点,帮助读者跟随推理过程。段落的其余部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并提供相关证据和例子。对这些证据的解读有助于证实想法,强化论点。在段落的结尾,说明观点对整体论点或与下一段的联系有何意义。
在写作中使用信号词
使用信号词有助于读者理解工作结构,以及论点可能的转折。
- 添加信息:“furthermore”“moreover”“additionally”等。例如,“这项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Furthermore,它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 比较相似点:“similarly”“in comparison”等。比如,“A方法在提高效率方面有很好的效果。Similarly,B方法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 显示对比观点:“however”“in contrast”“yet”等。例如,“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方法可行。However,也有一些人对此表示怀疑。”
- 显示效果或结论:“therefore”“consequently”“as a result”等。比如,“实验数据表明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Therefore,它可以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
- 强调关键字:“significantly”“particularly”等。例如,“这种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Significantly优于传统技术。”
- 序列重要观点:“first”“second”“finally”等。比如,“First,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Second,收集相关的数据。Finally,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这些词汇能使文章结构更有效,阐明论点的逻辑。
为什么要修改、编辑和校对文章?
大多数写作都需要多次草稿和修订,以提高清晰度和结构。很少有作家能在初稿中做出最佳决策。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编辑和校对,可以参阅编辑和校对页面。通过修改、编辑和校对,我们可以发现文章中存在的语法错误、逻辑漏洞、表达不清晰等问题,使文章更加完善。
如何呈现证据?
学术写作必须依赖数据、事实、引用、论证、统计、研究和理论等证据。这些证据能为观点增加实质内容,让读者了解想法及其与领域内不同观点的关系,展示对主题一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证明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并了解专家/细分领域的兴趣。
有几种方法可以将他人的论点融入自己的论文中,例如释义、总结、综合、引用,可能会在写作中使用这些组合,具体取决于目的。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写作不应仅是他人想法的拼接,而是应由他人工作的引言、释义和总结构成,需要展示所发现的信息如何帮助发展自己的论点、想法和观点。可以参阅批判性思维页面,获取关于批判性写作的建议。
如何释义他人观点?
释义是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人想法。释义时,要确定一个相关的主题或观点,用自己的话表达要点,集中关注一个想法或论点的意义,并包含对原作者的引用。比如,原作者说“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可以释义为“教育作为关键因素,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原作者姓名,发表年份)”。
如何总结他人观点?
总结是将他人的要点浓缩为简洁版本。总结他人工作时,要根据自己的目的,联系相关想法或论点撰写要点,用自己的话写出简短版本,表达理解,并包含对原文的引用和对原作者的引用。例如,一篇文章详细论述了某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我们可以总结为“该教学方法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取得了[具体效果](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发表年份)”。
如何综合他人的作品?
综合是将不同信息和想法结合起来发展自己的论点。综合他人工作时,在相关类别中,有相似观点或研究的作者通常会有相同的结果,要用自己的话来写,不要单独讨论每个作者,确定总结与文章相关,并包含对所有原始作者的引用。比如,有几位作者都研究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综合他们的观点,分析不同研究的共同点和差异,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注明所有作者的信息。
如何引用他人作品?
引用是将作者的文字逐字逐句复制,加上引号,并在引文末尾加上引用。引用他人作品时,要准确复制原文,注意包括引号,显示对文本所做的任何修改(可参见引用哈佛的引文,并引用使用数字的引用以获取更多指导),并包含对原文的引用和对原作者的引用。例如,“‘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发表年份)”。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要注意什么?
简洁明了
在正式学术写作中,简洁明了至关重要,有助于读者理解观点。以下是一些简洁明了的技巧:
- 每个句子只包含一个主题。例如,“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可以拆分成两个句子:“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此外,还涉及到了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
- 保持句子合理长度(通常不超过25个单词)。长句难以理解,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比如,“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关注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遗产”,可以简化为“尽管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但仍需关注传统价值观和文化遗产”。
- 避免重复。例如,用“because”代替“due to the fact that”,用“alternatives”代替“alternative choices”,使用“fundamentals”而非“basic fundamentals”,用“concisely”而非“in as few words as possible”。大声朗读作品可以帮助识别重复或多余的词汇。
使用正式语言
在学术写作中,应使用正式语言。避免使用俗语或俚语,如“sort of”或“basically”,可以使用“somewhat”或“fundamentally”。将单词写完整,而不是缩写,例如不要写“don’t”或“isn’t”,而应写“do not”或“is not”。在学术写作中使用陈词滥调是不合适的,如“at the end of the day”或“in the nick of time”,可以写“finally”或在关键时刻写“crucially”。
使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大多数动词都可以使用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在学术写作中,使用被动和主动形式通常都是恰当的,要经常与学科领域联系,看看哪种形式的写作最适合主题。
- 主动语态:将句子的主语置于动作的控制之下。例如,“研究助理设计了调查”,研究助理(主语)设计(动词)了调查(宾语),它通常比被动语态更直接、更易读。
- 被动语态:将主语放在或者完全省略。例如,“调查是由研究助理设计的”,调查(宾语)是由研究助理(主语)设计的(动词),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更正式,经常被用于学术写作中,因为它被认为是更客观的,但阅读起来并不总是容易,而且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词汇。
在写作中体现平衡
在大学作业评估中,很少有单一的问题或任务的答案。研究、想法和论点应随时接受挑战,因此使用的语言能体现这一点很重要。在学术写作中,可以使用一些语言来证明对一个论证的自信和正在讨论的观点。
- 陈述事实:写作时,注意使用“绝对”或“证明”等词汇,问问自己,陈述是事实,还是现在或将来可能会有一些疑问。
- 使用套期词汇和短语:例如,“This suggests…”“It is possible that…”“A possible explanation…”“..usually”“..sometimes”“..somewhat”等。
- 使用助推词:在工作中使用“Clearly”“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Results indicate…”等有用的助推词汇和短语。
选择正确的时态和语态
在书面作业中使用正确的时态和语态很重要。根据上下文,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时态。
- 使用过去式谈论方法:如果写的是一个实验,或者使用的方法,就用过去时态。例如,“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变量的变化幅度更大”。
- 使用现在时态总结或讨论已有的知识:如果写的是已有的知识,那么就用现在时态。例如,“糖尿病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的一种情况,因为身体不能正确地使用它(英国糖尿病协会,2015年)”。
- 报告别人的发现或研究时,使用现在时态:例如,“史密斯2012年的研究发现,定期锻炼可能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 当写结论或发现的东西时,用现在时态: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直径值(从Feret的直径和计算的方程)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别,这可能是由于一个事实,即平均圆度比在刻度的高端,0.88,因此会在圆形孔附近传播”。
在学术写作中,第一人称通常不会出现,而是使用更客观的语言、逻辑和推理来说服读者,而不是依靠情感或个人观点。然而,如果被要求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写一份反思报告,这可能并不适用。
总之,学术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掌握这些学术写作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更好地传达研究成果。